保荐人、中介机构、高管交叉捆绑利益集团,把新股发行当成财富印钞机。证监会最近披露的IPO申报企业情况表显示,一向在IPO领域以操作尺度大而闻名的国信证券成为此番IPO财务自查保荐人撤单榜首,而国信证券保荐的次新股更集中曝出利润大幅度地下跌。业内人士称,证监会对此极为震怒,国信证券恐难逃重罚,甚至有被撤销保荐资格的可能。
对IPO项目缺乏甄别,只管上市后收取巨额保荐费;上市后,企业业绩下滑就找各种理由开脱责任;和企业联手挑战风险底线、道德底线,向证监会“”……“保荐王”实为“变脸王”。国信证券保荐22股8只利润下滑 保荐王成变脸王
近日,有传闻称一家南方券商投行将受到证监会“撤销保荐资格三个月”的“史上最严处罚”。有业内的人表示,今年已两获警示函的国信证券,因为隆基股份在上市当年的巨额亏损,以及勤上光电涉嫌上市造假两事,成为了本次证监会处罚的对象。国信证券这家2012年IPO保荐王,顿时成为了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日前,国信证券从“保荐王”变身“变脸王”引发关注。其保荐的22只新股中,8只新股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4只同比下滑超过50%,隆基股份更是巨亏5400万元。有传言称国信会因此遭受证监会“停牌3个月”的处罚。频繁出现的业绩大变脸,也在透支着投资市场的信心。有网友和股民表示,乱世需重典,证监会应加强对IPO市场的整治,对违规券商企业处以重罚。
当年,谢风华夫妇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谢风华在去中信证券之前的身份便是国信证券投行部副总裁。2010年夏天,国信证券宣布开除原投行四部总经理保荐人李绍武。内幕交易案发生之后,国信证券的内控机制被各界质疑。奇怪的是,在这两次严重事件之后,国信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其在“入股+保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牵涉其中的“和泰创投”更是被证监会勒令做出解释。【详细】
自2010年以来,国信证券对其保荐的15家公司发布了33次研报,评级无一例外均为“推荐/谨慎推荐”。这15家公司中,7家跌破发行价,两家业绩出现变脸,两家涉及国信证券直投和影子创司和泰成长。其中,滨化股份、尤夫股份、长盈精密、内蒙君正等公司被国信证券多次推荐。【详细】
今年以来国信证券已有两次因为所保荐项目出现“业绩变脸”而被出示警示函。隆基股份近日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隆基股份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即告亏,保荐人国信证券因此“中枪”。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发行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的,中国证监会自确认之日起暂停保荐人的保荐资格3个月,撤销有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详细】
隆基股份业绩亏损带来的影响还悬而未决,勤上光电又把国信证券拱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今年4月1日,勤上光电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承认虚假披露,但否认欺诈上市,并仗义地为保荐机构开脱,然而澄清公告并未解释所有问题,一位业内的人表示,无论是市场还是监督管理的机构对IPO造假都深恶痛绝,国信证券更有可能因为上述两个恶性事件受到史上最严厉的处罚,甚至被吊销保荐资格。【详细】
自IPO重启以来,不少券商借助承销融资获取了高额利润。但在荷包鼓胀的同时,券商“保荐+直投”的灰色地带正慢慢的被关注。其中,国信证券因李绍武的“PE腐败案”而最受市场质疑。国信证券原投行部工作人员李绍武在执业期间,安排亲属或其能控制的公司以优惠价格入股拟上市公司,获取暴利超过一千万元。【详细】
国信证券在去年12月20日发布研报称,2013年全年呈现震荡格局,波动区域1800-2300点。2013年运行可能表现为三段式:年初延续12年底的反弹,之后步入调整,三季末开启新的上涨周期。1月14日沪指长阳蹿升,不到1个月的时间,沪指就强势突破国信证券预测的全年最高点2300点,并于2月4日最高攀至2440.38点,创出近9个月新高。5日,在外围大跌的背景下,A股做多氛围依旧浓厚,沪指收出七连阳,深市再创反弹新高逼近万点大关。【详细】
广东证监局近期下发了《广东证监局依法督促辖区证券机构落实下调证券交易费用通知要求》,但记者走访发现,其辖区内的券商如国信证券和广州证券,均存在未降低全佣收取方式的投资者相关联的费用的情况。【详细】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国信证券上海市北京东路营业部的有关人员因在销售万家基金管理公司某一债券基金时,在宣传中使用了约定收益率等用语,涉嫌违反《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相关规定。【详细】
国信证券的客户经理被指未获得期货从业资格却从事期货介绍业务,涉嫌违规。期货原本是高风险的业务,由不具备专业相关知识的人来担当投资者的引路人,这能保护到投资者的利益么?【详细】
急功近利之后的危机,估计其他券商乐见其成。不过各家的都不干净,就看谁能够拿出足够的利益来公关了。传说中的临时工估计还会再次使用……这么大一个让肖钢立威和保证政绩的机会,就看肖某人是否会把握了。三公原则?看起来有些远啊。中国长期资金市场发育一直都畸形。
三个月真的太轻了,这让有门槛和操守的投行情何以堪?不仅要暂停保荐资格,更要追究保荐人、签字保代、会计师、律师、发行人的刑事责任。
网友谩骂、媒体批判、专家质疑是否就能让某些黑心券商流淌道德血液?是什么给予了他们“常在河边走,不怕会湿鞋”的勇气?屡打擦边球,知错不低头,黑心券商的硬脾气,是监管部门宠出来的,是股民们捧出来的。监管部门,不妨多拿出些底气,股民们,不妨多擦亮双眼,看看那些黑心券商何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