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性公约及准则总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或约束各国的贸易往来活动,最终达到推动各国商业活动规范化发展的目标。基于此宏观发展背景,本文将以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作为主要论题,站在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总体规定方面的差异,通过会计准则规定的具体举例论证,深度剖析二者之间有的主要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加强,我国同其他几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活动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际化的规章制度,以此降低触碰国际公约雷区的概率,彰显我国企业的诚实守信品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便是为约束全球各国的会计行为,继而在不影响各国之间基本会计往来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各国会计规范系统的整合、分析及纳入,达到密切影响各国会计活动的管理效果。
目前,我国基本上已经确立了能适应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实情的会计准则,整体上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且基本准则里面还涵盖着和概念框架较为类似的一些内容。但是,国际会计准则显然并没有对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进行严格的划分,并且作为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还精确指出了框架并不能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用途,所以也就不具备计量或者列报工作确定标准的功能,同时框架也不能用以阐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国将基本准则纳入会计准则的决定,某一些程度上削弱了概念框架能够为会计准则制定所起到的指导作用。
构建会计准则的基础内容应该是财务目标,在不同财务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着最终出台的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能够明显看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是为促进国际宏观管理、投资债权人决策需求和企业内部自我管理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还有一些主要是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保障。由此,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比较符合我国的经济体制,能体现我国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征。相比之下,国际会计准则特别大程度上是为了各国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在目标以及范围的制定上没做到精细化处理[1]。
相比之下,我国所制定的会计准则比较看重加强对于利润表的规范化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合理配比,应当属于较为显著的利润表观。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看重资产负债表的规范管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侧重先实现负债以及资产的准确计量,可以被视为资产负债表观。就开办费这一点来说,根据我们国家会计准则的规定,要求在开办费递延到企业着手经营的时间开始计入费用,等到发生时先将待摊费用和长期性的待摊费用计量清楚,再加上侧重点在利润表方面,还要结合配比原则将能够和未来期间收入有关联的费用,率先当作资产类表现在资产负债表里面。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在开办费发生的时候便计入费用,毕竟这一环节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未来利益,所以也就不符合国际准则所强调的资产负债表观。
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存货范围方面的相关规定来看,各项要求规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应当属于国际会计准则,并且操作方法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存货范围包含什么、不包含什么的规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笼统;从关于存货确认方面的规定来看,较为详细的应当属于我国的会计准则,我国2007年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在存货所能够代表的经济利益可以流向企业、能够对存货成本进行可靠计量的前提下,便可以确认存货的情况,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明确的规定;在确认存货采购成本方面,国际准则通常要求利用净价法进行计算,即先将现金折扣、商业折扣以及补贴后的价格减掉,再明确存货实际花费的采购成本。我国的会计准则不一样,对于采购成本中的买价,主要定义为包括现金折扣,但却减去了商业折扣的存货价格,属于总价法的计算方式。相比之下,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净价法来计算存货采购成本会更趋近真实数值,但我国使用总价法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存现金折扣赊销方法在各行企业中还不够普及,所以制定的会计准则能够符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实情[2]。
在借款准则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非常详尽,将借款费用定义为主体在申请合乎条件的资产之前,另外开展的一些有利于让主体获得资金的筹款安排,而且在全部或部分资产被用于合乎条件资产的支出之前,主体承担相关的借款费用。如此一来,在合乎条件的资产支出行为开始前,很多资金可能会被用于临时性质的投资用途,所以在确定本期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资金时,无需再将由这些资金而获得的投资收益从借款费用中额外减掉。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国会计准则并没有明显规定要扣除短期投资行为获得的收益资金,因此对于借款费用范围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对于政府补助准则的规定也有所差异,我国会计准则的概念定义主要是指政府无偿向公司可以提供的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金,但是政府在充当企业所有者时所投资的成本无需包含在内。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位是政府要先转移一些资源到企业处,从企业处换取未来根据某些条件开展经营活动的援助,明显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范围更为广泛。
关于企业合并相关的规定要求,应该属于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较多的一个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司合并行为,定义为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购买行为,连同股权联合这种不能明显区分购买者的行为也算作公司合并行为。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认为公司合并行为,最重要的包含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合并,但是两个以上企业联合成合资经营企业的行为不算作公司合并行为。如此一来,根据我们国家的会计准则判断公司合并行为的时候,要求先以是否同一控制作为衡量标准,若是同一控制前提下的公司合并行为,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类似权益处理结合法作为处理。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对属于企业合并的行为运用购买法做核算,在参考IAS22规定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现在已经不能再使用以往很多情况都通用的权益结合法,说明我们国家的会计准则非常符合国内公司发展的真实的情况,所以才和国际会计准则在该方面的规定差异较大。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发展,真正地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活动联系为一体,而在这一过程中会计慢慢的变成为了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学科。国际性会计准则的构建与完善,更是强化了各国之间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及信息化程度,在这种国际化的发展形势下,我国也在逐渐完备会计准则相关的规章条例,以期建立符合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真实的情况的规范,使其能够逐渐适应国际准则的要求。